点翠是一项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,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,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。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,光泽感好,色彩艳丽,而且永不褪色。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。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,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。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,但是点翠制成的饰物,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。
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。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,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。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,光泽感好,色彩艳丽,而且永不褪色。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。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,制作时先将金、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,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,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,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,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。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、翡翠等宝玉石,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。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。由于翠鸟的羽毛光泽感好,色彩艳丽,再配上金边,做成的首饰佩带起来可以产生更加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。
据说,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,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。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,可以呈现出蕉月、湖色、深藏青等不同色彩,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,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,生动活泼。后来,也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。
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,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,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。所以,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中国流传久远,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,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。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,目前生产的点翠首饰,均以采用代用品。而点翠工艺也日渐式微。这种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,正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。